联盟新闻

Union News

“努力使中医从经验医学向精准医学发展”

更新时间:2017-07-10 10:11:32, 信息来源: , 发布者:, 浏览人数:

 本报7月9日讯  今天,首届神农医药文化产业论坛在炎帝神农氏陵寝地株洲落下帷幕。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国医大师孙光荣、李细贵、熊继柏等相继登台作主题演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王国辰等出席会议。

    湖南中医药产业基础雄厚

    湖南是中医药大省,中药资源丰富,共计4123种,中药材存储总量1200多万吨,居全国前列。

    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秦裕辉在主题演讲中介绍,我省是全国8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省份之一,现有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300余家,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00万亩,初步形成了茯苓、吴茱萸等一批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种植(养殖)项目基地。同时,建有邵阳廉桥、长沙高桥两个国家级中药材市场和靖州茯苓、湘潭湘莲等在全国范围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药材集散地。

    此外,我省中药材产业领域科技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培育了国家中药材生产(湖南)技术中心、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湘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从事中药材产业研究机构。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湖南中医药底蕴深厚。”马建中希望湖南能瞄准市场需求,促进中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国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提升。

    秦裕辉建议,尽快加强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研究和制定“湖南省中医药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解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以浏阳生物医药园为核心区,长株潭和怀化“湖南西部中药谷”为拓展区,辐射全省其他地区的现代中药产业基地。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炎帝文化的强大精神内涵,为湖南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精神资源力。”秦裕辉认为。

    建全国性中医药界

    沟通平台

    首届神农医药文化产业论坛以“神农医药的传承、健康、共享”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弘扬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的为民精神,构建一个全国性的中医药界交流沟通平台。

    本届论坛上, 11个招商引资项目现场签约,涉及医疗机械生产、药品种植及加工、医疗扶贫等,投资总额达79.6亿元。

    论坛执行承办方湖南天易集团表示,神农医药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今后拟每年举办一届,力争办成世界康复者大会和医药领域的“博鳌论坛”。

    ■记者 李永亮 实习生 高荆豫 

    通讯员 杨卫永

    观点

    “说中医不科学、

    伪科学是不对的”

    中医是否科学?这一问题争论至今。83岁高龄的李连达院士说,中医是由古代科学向现代科学发展而来,“说不科学、伪科学,是不对的”。他同时表示,中医离现代科学尚有差距。“我们现在要努力使中医向现代科学发展,要使中医从经验医学向精准医学发展。”

    此外,李连达认为,中医、西医、中西结合,这三种医疗模式将长期共存,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中医和西医、学者和学者、专家和专家应该互相包容,互相学习。”国医大师孙光荣说。